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这为中国钢铁如何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走出去,特别是参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钢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高。以2023年为例,不但有印尼德信钢铁一期扩建主体工程竣工投产,成为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规模*大的单体钢铁企业,还有宝钢股份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签约,将携手共同在沙特阿拉伯建设全球首家绿色低碳全流程厚板工厂,打响了国际先进钢铁产能合作中的中国钢铁品牌;不但有攀钢*供应高速钢轨的雅万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还有南钢供应1500吨Q370qD桥梁钢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先通段(达卡至邦嘎)通车,奏响了“中国钢铁让世界更美好”的激越旋律。此外,我国还有首钢新能源汽车用软磁材料ESW1021等一批钢铁产品实现全球首发,踏响了中国钢铁新产品研发引领世界钢铁的铿锵足音。根据2023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我国共有14家涉钢企业上榜。
构建世界一流企业,持续打磨品牌价值,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钢铁品牌,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企业牢固树立质量为先、品牌引领意识,形成一批拥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去年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更是将提升钢铁产业链国际化水平视为重点举措,以期引导中国钢铁品牌更好出海。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近几年,随着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兴起,全球化步伐遭遇重重阻碍,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世界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等,都给中国钢铁品牌出海带来风险与挑战。打磨中国钢铁品牌价值、提高国际竞争力,依旧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笃行不怠。
打造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钢铁品牌,需要强化质量支撑。无论是什么产业、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只要能坚守“以质为本”,做到质量过硬、服务到位、贴近市场,便能博得用户青睐,提高品牌忠诚度,打造出国际影响力。2023年,我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占比持续提高,新兴产业用钢品种数量持续增长,品种结构持续优化、产品质量不断升级。以“质”取胜,成为中国钢铁品牌出海劈波斩浪的关键法宝。在此基础上,钢铁企业还需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苦练内功,促进全产业链建设升级,上下联动,以智能化管理打造优质产品,用卓越的品质、可靠的性能赢得海外客户认可,让中国钢铁品牌的国际竞争优势青翠不衰。
打造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钢铁品牌,也需要加强标准引领。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标准引领的重要性。标准是经济贸易和产业合作的技术规则,影响了大约80%的世界贸易。当前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钢铁行业还需科学应变,强化标准引领工作,以全面标准化建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中国钢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向内,围绕国家政策和自身发展需要,持续强化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标准研制,通过标准引领支撑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转型;向外,以标准“走出去”助力技术、产品、工程“走出去”,以标准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促进品牌国际影响力的升级。在大力促进自主技术标准海外推广应用的基础,集聚中国标准优势,涵养中国品牌价值,推动中国钢铁业务出海从规模扩张向效益质量提升转变。
打造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钢铁品牌,更不能忽视科技创新。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钢铁品牌的关键一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瞬息万变、千差万别,这就要求中国钢铁企业以与日俱增的科技创新成果满足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需求,打磨品牌价值,提高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企业还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将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合理衔接,加强上下游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技术创新研究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技术才能持续领先,企业才能不断面向海外市场供应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中国钢铁品牌的国际竞争优势也将由此凸显。
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只要我们摸准国际钢铁市场脉搏,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有价值、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钢铁品牌在国际舞台上摇曳生姿。